• 新化林場
  • 新化林場
  • 新化林場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育新品種黃花苞舌蘭「臺南5號」技轉中興大學新化林場9/29/2025

曾被列為台灣瀕危的野生苞舌蘭,農業部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自2003年開始進行育種,先後育出小花的「臺南1號」及「2號」,2020年推出「臺南3號」、「4號」,前後花12年育種首見黃花苞舌蘭新品種「臺南5號」,目前已取得植物品種權,並於今(114)年9月27日正式與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暨自然資源學院實驗林管理處完成非專屬技術授權簽約儀式,雙方將攜手推動該品種於景觀造景、校園綠美化及民眾居家栽培的應用與推廣,技轉後將由實驗林管理處進行銷售及推廣。

負責苞舌蘭育種的台南區農改場陳煜初場長、雲林分場陳俊仁分場長表示,苞舌蘭又稱紫蘭,原產於中南半島、南太平洋諸島;台灣僅有蘭嶼和綠島有原生種,但已列為極危物種。台南農改場自2003年開始收集、栽培苞舌蘭,並進行雜交育種、栽培,以及推廣等工作,先後已推出臺南一號、二號、三號、四號等新品種。

「臺南5號」為大型的品種,盆植花莖超過75公分。黃色大花早春就會盛開,花朵縱徑約9公分,橫徑約9.5公分,始花時花序長75公分。盛花時花朵數平均5.6朵,花朵為極亮眼的黃色,花期可長達3個月以上。

臺灣原生的苞舌蘭分布在蘭嶼、綠島溪的上游,喜歡生長在半日照且水分充足的環境,盆栽宜置於陽臺日照充足處,景觀種植地點最好選在建築物旁或樹蔭邊緣半日照的區域。在水份不足的情況下避免全日照,容易造成葉片曬傷,育苗或盆栽生產時最好種植在50~60%遮光的環境下進行。